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

专家:产业升级孕育更大潜力 经济向好基本面不变

2020-02-28 12:20:02 来源:经济日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人群聚集的线下服务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但与此同时,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的表现十分活跃。专家指出,我们既要正视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要看到冲击只是短期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服务业“稳定器”作用稳固。2012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且持续提升,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886元,增长12.6%。一旦疫情缓解,线下服务消费将出现补偿性反弹。

  我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大大增加了应对突发风险冲击的韧性和回旋余地。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疫情期间,为缓解口罩等防疫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不少汽车、石化、服装纺织等行业企业纷纷及时转产口罩、防护服等,这正是我国经济强大韧性的体现。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面临深刻调整,工业发展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方兴未艾,助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9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7%和8.8%,占比分别达32.5%和14.4%;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3%。

  “面对疫情挑战,制造业要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将疫情危机转变为升级发展的契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表示,目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改变生产、运营模式,远程培训、远程办公等正成为新模式,这些新模式都符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流。

  从产业要素看,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这是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巨大潜力所在。近年来,油气、电力、铁路等领域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更有力的要素支撑。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此次疫情会带来一些意义深远的调整。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触网上网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深,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融合加速,加快产城融合和智能化改造。疫情还催生了一些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如无人机配送、远程医疗、手机游戏、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将会蓬勃发展。此外,无论是从员工健康安全考虑还是从产业链安全管理需要,各行各业都会加大安全防护管理投资,更加人性化进行流程设计,更加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

  “疫情的短暂冲击对很多产业来说只是按下了暂停键,但也激发企业加快产业升级的决心,只有向创新要效益,趁机练好内功,才能扛得住外部风险的挑战,在今后发展中走得更远。”刘向东说。

  更重要的是,面对疫情我们不是被动应对,而是积极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地区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出台了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纾解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困难。

  “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也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记者 熊 丽) 【编辑:张燕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