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

看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丨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020-03-02 15:30:02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我国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重要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2019年,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双创”带动市场主体数量保持较快增长,有力保障和稳定了就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各月均低于预期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多252万人。

  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工作备受全社会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介绍,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一系列举措稳就业,包括充分挖掘现有就业机会,用足用好现有就业岗位;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扩大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的受益面,30人以下参保企业裁员率不超过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支出成为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2019年,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目前,我国已建起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51.9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逾1670万人。

  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平稳,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19年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67亿人、2.05亿人、2.55亿人。2019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82万亿元,总支出5.41万亿元,年底基金累计结余6.85万亿元。

  各地以失业人员、城乡低保户、社会救助人群、受灾群众、特困人员以及优抚对象为重点,切实兜住民生底线,做到应保尽保。社会救济从临时性措施发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每年保障6000万左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全民医保网越织越牢,给百姓健康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2019年,我国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19年底,70个新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新药,价格平均下降60.7%,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等领域。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总体上患者个人用药负担降至原来的20%以下,个别药品降至5%以下。

  “2019年,各级财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强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精准发力、补上短板,支出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34913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580亿元,同比增长9.3%;卫生健康支出16797亿元,同比增长10%;城乡社区支出25681亿元,同比增长16.1%。

  “在当前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增大、加力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确保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必须坚持节用裕民,在结构调整中更加突出政策的‘提质’要求和‘增效’导向,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刀刃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编辑:苏亦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