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疫情改变不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这一判断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我国有经济发展历史积淀的底气支撑、有抵御冲击的能力维持、有空前巨大的韧性保障,疫情不能亦改变不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经济长期向好根植于厚重的历史积淀
疫情撼动不了经济发展的稳固根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从一个极度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建立了完善完备的工业体系与基础设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9年中国国内的生产总值已近100万亿元,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力正在实现质的飞跃,新的市场增长点正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当前疫情虽给经济运行带来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的深沉根脉有中国人民实干兴邦的精气神所涵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短期的疫情袭扰不了中国人民的恒劲与拼劲,掏空不了物质积累的雄厚“家底”和长期的经济“蓄力”,冲击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固根脉,经济发展具备持续向好的基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疫情破坏不了经济发展的稳定结构。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结构发生极大的变化,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仍让中国居世界前茅,也使发展风险有所降低,并为产业结构转型、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坐拥诸多优势,环环相扣的完整产业体系、欣欣向荣的国内市场、丰富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优质高效的人才资源,奠定了经济发展结构的稳定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注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和空间布局日益优化,实现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及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当前,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一些新型业态和新型经济行业出现增长,修补了经济结构中的不稳定性漏洞,有助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总体上看,疫情的冲击不足以破坏我国稳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既定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疫情阻挡不了经济发展的平稳惯性。从高铁到机场的在建及新建项目,从保护长江到保护黄河的系列规划,从深地挖掘到天上探索,从经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到“一带一路”深度推进等,已有投资已在产生效益,后续还会随惯性持续产生效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带来的消费升级促进消费的规模、结构、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我国经济进入内需和消费起主导作用的新阶段,并实现了由低质供需平衡向高质供需平衡跃升,内需的扩大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压舱石,这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惯性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依靠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带来更新升级已经成为经济的增长点,这种向前的惯性力量已经生成,也将随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健向前。
经济长期向好经得住严峻的现实考验
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外生而非内生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快与慢,经济增长体量上的多与少,但没有创伤和改变经济发展长期稳定的要素与向好趋势的实质。困于疫情,全民宅家的“战时”状态代替了春节的消费高潮;交通限制放缓了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供给不足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叠加动摇了对外经济活动的平衡。疫情虽挫伤了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随着“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的落实,抗击疫情与维稳经济并驾齐驱,实体购物和旅游断层有线上经济的弥补,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有政府惠企利民财政的支持。因此,疫情之于经济发展的冲击只是量的变化而非质的改变,是外生性的冲击而非内生性的摧毁,悲观预期不可取。
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暂时而非长期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久经磨难后沉淀的硕果,虽遭疫情蚕食,但影响只是疫情“战时”的“暂时”,一朝一夕之力不足为惧,这由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内生动力所决定。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遭遇下行压力,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商业零售业面临生存困境,工业、建筑业等也有所波及;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没有消失而只是延期释放,随着全国陆续复工复产,疫情的破坏力会逐步减弱,经济将会呈现反弹性“V型”增长,重回向好发展的健康轨道。同时,危与机同生,疫情虽暴露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但也孕育着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生长点。因此,不囿于经济的短期波动,不困于一时的得失,积极应对挑战和找寻机遇,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方事不难为。
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局部而非整体的。疫情对经济发展有骤然冲击,但不宜过分夸大,需保持理性来审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辨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疫情则是突如其来的风浪,无力左右大局,也无法动摇根本。基于产业维度,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餐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遭受直接损失,但医疗卫生业、网络服务业等新型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升温态势或呈现逆势增长,整个行业此消彼长,中国经济整体框架仍安如磐石。基于空间维度,随着疫情非重点区域的“复工潮”,借凭中国经济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我国经济发展将很快挣脱疫情的束缚。因此要透过“切面”看“全面”,放眼远观,2020年的中国总体经济虽“低开”,但依然迸发着“高走”之势。
经济长期向好源自潜在的发展韧性
优势就是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正在持续转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等显著优势正在疫情防控战中得以彰显、检验和转化,强大的政治号召力、组织动员力及资源整合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统筹兼顾到精准施策,从保住“米袋子”“菜篮子”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从加强公共卫生治理到通畅人财物流通渠道,从支持疫情防控相关技术研发到保障疫情防控相关人群的就业,建立起了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效防止了“次生灾害”的产生,大大缩短了经济发展的阵痛期,国家治理效能以及疫情防控的成效正在持续生成。放眼国际,海外媒体也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的转化投来信任票。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评价中国抗疫努力:“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有国内的制度优势,有国际社会的守望相助,这场战“疫”终将大获全胜。
韧性即是动能,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尚未实现完全释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疫情暂时性地抑制了经济发展能量的释放,但阻隔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的经济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核心优势,创新的动力和潜力空间巨大;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潜力尚未完全挖掘,乡村振兴的能量未实现有效释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隐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因疫情而引爆的“宅经济”“云经济”,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与产业群,加快了新兴消费潜力的有效回补。同时在疫情期间政策工具的运用对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加大了帮扶政策,政策“大礼包”持续派发,减税降费、稳岗补贴,恢复了断裂的资金链和资金流,维护了经济发展的持续韧劲。疫情期间积聚的发展潜力将会得到集中迸发,疫情后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将会发挥叠加溢出效应,进而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压力亦是动力,开放型经济建设将会纾解经济发展的内部压力。我国在经济发展上注重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与世界经济相通相进,负面清单将会持续缩减。基于国际来看,我国注重把握经济脉动,坚持立己达人、共谋发展,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摒弃“闭门造车”,注重“同舟共济”,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圈,着力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持倡导“一带一路”,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朋友圈”,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普惠的方向前进,使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压力释放的巨大空间;基于国内来说,我国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是世界的运输、文化和旅游市场,具备吸引外资、出口便利和超大市场规模等优势,不断创造了具有吸引力的营商投资环境,稳住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盘,14亿人口的大市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活力源头,国内资源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效应明显增强,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
中国经济蹄疾步稳,前景可期,疫情只是风浪,挡不住中国经济大海的奔腾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试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会用厚重的历史积淀变下行压力为上升动力、用显著的制度优势弥补发展劣势、用经济发展的韧性抵挡唱衰论调的“任性”。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现在正在证明且将继续证明这一科学结论。
(作者:刘吕红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