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

以平常心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浮亏

2020-07-13 12:10: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日,有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引发业内外关注。其中,以零售见长的某股份制银行代销自己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季季开1号,因最近一个月浮亏4.42%,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其实这一收益率为年化收益,粗略倒推,该产品当月浮亏约在0.368%,但不管怎样还是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对此,笔者认为,这其实是银行理财产品在规范化、净值化转型之后出现的正常现象。

  除了少数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的资金可以适当配置一些权益产品外,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配的是债券。查阅季季开1号的具体说明得知,该理财产品为最为常见的封闭式纯债净值型产品,该产品于4月17日正式成立,每季度打开一次,100元起购,上限10亿元,当期购买人数6002人,说明该产品的投资人并不算多,规模也算不上大,首个投资周期的业绩比较基准也设在并不离谱的3%至4.3%。按说这是一期再正常不过的理财产品,但现在却有望成为银行理财产品史上的代表性产品。

  不少该类产品投资者在浮亏倒逼下,终于想起来去看一眼产品说明书。该类产品的风险一般是R2级别,属于较低风险,收益浮动但相对可控,主要是通过债券票息收益积累,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择机进行交易。从4月末开始,债市出现了剧烈调整,因市场波动而使产品净值出现浮亏在业内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0.368%左右的浮亏,在业内还算是一个可以交待的业绩水准。但是,隔行如隔山,对于习惯了买银行理财产品只能赚不能赔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就太意外,毕竟破天荒头一回。但是,正如当初偶发债券违约被视为“破天荒”,迄今已经见怪不怪一样。今后,这种银行理财净值出现浮亏的“破天荒”将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银行理财产品只能保本、保收益将成为历史。

  众所周知,资管新规实施后,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已经完成了净值化转型,尤其是大一点的银行更是纷纷申请设立自己的理财子公司,由理财子公司来单独完成理财产品的运营操作。这些公司所发行的理财产品基本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并非约定收益,投资人很可能因市场变动而蒙受损失,且产品往往不设止损点。对于投资者来说,尽管一直听“狼来了”,可能也并不真当回事,直至这次真的见识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折?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理财产品的管理人没办法再弄一个“池子”,每期理财产品等于往里面兑水,要兑付了就舀一勺出去,最后剩下多少得等整个系列产品结束才知道,常见的是赚,偶尔亏了也都是在一个池子里,处置起来也比较从容。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只要理财产品还在发,就不会有亏损之虞。理财产品的资金也主要投向于实体经济多个类型资产所组成的资产包(资产池),银行基于投资收益和应付理财产品收益的利差,而获得中间业务收入。而具有“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明显特征的资金池理财产品,之前却缺乏相应管理制度,使得一度规模迅猛扩张。商业银行尽管发行的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但因为背靠理财池,也基本可按保本型理财产品来操作,早已做好到期足额兑付的资金准备。但是,这样的“刚性兑付”背后是全部风险被转移至商业银行,而投资者可“全天候”获得相应收益。尽管在短期内,这种做法促进了理财业务的快速膨胀,但无疑隐患巨大,收益和风险不匹配也不利于商业银行长期健康发展。

  因而银行理财产品在规范化、净值化转型之后,理财池被打破,每天的净值理论上必须根据底层资产来公布,是亏是赚,当天稍晚或者第二天大家就能都知道,这无疑是银行理财产品在运作机理上发生的深刻质变,对于管理人的运作水准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一些银行已经在理财产品管理上感受到了压力,未来要么被动压缩理财规模,要么培养或者直接挖来相关管理人才。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也要逐步适应这一新变化,接受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将起起伏伏的现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