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 推进四川美丽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代诗人孟浩然笔下所描绘的乡村田园生活,如今在巴蜀大地有了生动诠释。四川村镇之美,离不开高质量建设。
村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四川有5700多万乡村人口,面对村镇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等复杂现状,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结合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牢牢聚焦农房建设管理、补齐村镇设施短板、城镇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四个方面,全面推动全省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突破。
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四川省坚决担负起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政治责任,全省188万户贫困户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省委“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的6.9万个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和国家五部委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排查问题台账已全部清零。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定点帮扶的得荣县于2019年实现高质量脱贫;定点联系的俄木学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实现百镇示范引领千镇蓬勃发展。四川省启动“百镇建设行动”专项行动,试点镇由300个拓展至600个。“十三五”期间,“百镇建设行动”就地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超过100万人,乡镇面貌和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为中心镇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镇建设体系机制不断健全。从省到镇村,四川省构建了“顶层设计+分级部署+上下联动”的体系机制,每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四川省率先出台《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创新建立省级农房建设统筹管理联席会议机制;编制《四川省农房风貌指引导则》,出台《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印发《关于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作的意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随着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扬帆起航。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四川省在新时期的村镇建设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树平针对新时代村镇建设提出了“四川方案”。四川省的城镇高质量发展方向,就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同时,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支持力度,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在他看来,四川村镇建设及发展有着独特的政策优势和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四川村镇建设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巴山蜀水、天府之地这一厚重的历史脉络,更丰富了四川村镇建设的人文底色。
做大做强中心镇 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阶段作出了判断,必须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构建四川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其中,中心镇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型城乡格局的重要底部基础。”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巩固深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成果,去年四川省印发《关于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定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部基础。“到2025年,在全省范围内培育一批经济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辐射广泛的省级百强中心镇。”
四川中心镇如何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6+5”工作路径,即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集聚、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城镇治理六大提升工程;实施创新规划编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政和投融资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振兴制度五项改革措施。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提升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联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民政厅等多个部门,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等配套支撑文件;召开全省做大做强中心镇现场推进会,开展全省乡村建设管理人员培训,交流学习中心镇建设的经验做法。
随着“顶层设计”的架构及体系不断健全,四川省各地中心镇创建工作迅速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大部分市(州)都建立了中心镇改革发展工作机制,出台了本地的实施意见(措施),提出了土地、人才、资金、产业等方面的激励政策,为中心镇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南充市南部县建兴镇为例,该镇是国家级重点镇,也是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2020年GDP名列全县乡镇第一。据建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心镇建设方面,该镇主要有这些做法:一是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新格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从路网、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城镇环境;二是不断促进产镇融合,确定蚕桑、藤椒、水果三条产业环线,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商贸物流发展;三是不断落实各项工作新要求,从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全力做好中心镇创建的保障工作。
加强村镇建设保护 不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绿水环绕、山间花开、鸟鸣蝶飞、产业蓬勃,这是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呈现的新图景,也是四川众多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以“美丽宜居乐业”为主题,大力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庄,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农房风貌整治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营造宜居宜游的舒适环境,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留住“美丽乡愁”,加大古镇古村落保护利用。古镇古村是历史的载体、乡愁的寄托。为加大传统村镇保护,四川积极推动法治化进程,出台《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传统村落开展详细调查,完善传统村落档案,设置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志;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指导甘孜藏族自治州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项目建设工作,评选出首批5个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县,带动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为四川村镇建设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目前,川渝两地共有443个村落(川333个、渝110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4个镇(川31个、渝23个)、7个村(川6个、渝1个)分别被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87个村落(川1046个、渝41个)被认定为省市级传统村落。”6月23日,在川渝两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联合举办的川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论坛上,相关人员共同研讨了川渝两地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和应对举措。川渝两地将共同投入资金17.13亿元(川8.36亿元、渝8.77亿元),用于实施一批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项目。
聚力“靓丽村容”,开展农房风貌整治提升试点。农房风貌和农村宜居品质提升是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2020年以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成都市温江区、德阳市罗江区、绵阳市游仙区、广元市利州区、南充市高坪区、眉山市丹棱县和资阳市雁江区7个区(县)纳入试点,从加强新建农房风貌管控、数字农房建设、老旧农房风貌整治等6个方面着手,完善农房建设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持续改善村容村貌。“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到2025年,全省超过1/3的县(市、区)内,农民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普遍改善,农房建设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宜居型农房得到普遍推广。”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开展全省第二批农房风貌整治提升试点评选工作,召开全省农房风貌整治暨“数字农房”建设现场会。试点地区中,眉山市丹棱县通过整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信息及系统,建立了一套集数据管理、日常动态监管、工匠管理、公众服务等为一体的“数字农房”平台,实现数据全归集、系统全贯通。截至目前,该县实现了数字农房平台的互联网+、大数据、三维实景人工智能技术交汇,实现农房业务手上办、马上办。
专注“良好生态”,补齐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四川省提高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和污水处理率,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依托广元市朝天区、雅安市名山区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四川省推进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运营管理,鼓励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打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蒲江县采用“互联网+垃圾银行”实现可回收物村内变现,易腐垃圾成肥堆田;名山区围绕“源头减量、分类处理”目标,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定时定点收集”和“垃圾不落地”;丹棱县采用“一元钱”垃圾治理模式推动群众监督,破解财政投入大、安全隐患多、政府包袱重、常态化保洁难的治理困局;朝天区按照“属地管理、分片包干”的原则,创新“三级分类法”,让农村居民“愿意分、学会分、分得好”。
强化农房安全管理 提高村镇建设管理水平
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的具体要求,在巩固拓展定点帮扶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围绕农房安全做文章,对农房实行动态监测监管。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持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印发《四川省农房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导则》,推动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加强农房保障工作协调联动和数据互通共享,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出台《四川省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建立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工作台账,特别针对用作经营性用房的农村自建房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一方面主动开展巡查监督,相关负责人专门赴各地督导农房安全隐患摸底排查;另一方面,建立全省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调度机制,定期对各地任务推进进行工作调度和情况通报。截至2021年6月底,全省共2.7万个行政村中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已实现信息系统排查全覆盖,排查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35.8万户。
加强农房风貌改造,划定特色风貌区。编制全省农房风貌指引导则,以地理区位和民族空间分布为抓手,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地形地貌、地震烈度等多要素,突出主导要素,划分出汉族、安多藏族、康巴藏族、嘉绒藏族、彝族和羌族特色风貌区。同时,开通“四川民居”公众号,搭建农村住房建设信息平台,实现建筑工匠、设计单位(设计师)及农户多方交流。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的德阳市罗江区,在开展“设计下乡”具体实践中,制定乡村设计师制度,发挥设计师全过程主导作用,确保乡村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
开展宜居型农房建设试点,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四川省深入开展宜居型农村住房建设试点,积极推广经济美观、绿色节能的现代农房建造技术,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建成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近年来,四川省在农村节能住房探索上不遗余力——既有轻钢装配式农房,又有现代夯土技术在传统村落中的运用,还有光伏发电等在既有农房中的低碳绿色改造。在绵阳、遂宁、广安等地已有相当数量的轻钢装配式农房投入使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确定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攀枝花市米易县、巴中市南江县为现代夯土技术试点,已为“生态建筑”建设及推广积累一定经验;在攀西地区,依托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应用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推动既有农房的低碳绿色改造。
下一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结合危房改造和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宜居型农房建设,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的要求,持续对乡村建筑风貌进行引导,有效保护当地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特色,不断提高农民居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