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热点

朝阳区农批市场探访顺鑫石门:共研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化流通新策略

2025-02-27 18:42:34 来源:北国网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数字化技术正成为重构行业生态的核心引擎。2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齐林枫带队,组织辖区重点农批市场负责人赴顺鑫石门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路径,为朝阳区农批市场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方向。

  智慧化管理系统:打破传统农批的“信息孤岛

  作为行业数字化探索的先行者,顺鑫石门市场以智慧农批管理中心为核心,搭建了集统一结算系统、行情监测平台、全链条溯源体系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架构。通过整合车流、货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市场实现了从入场登记到交易结算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与监管效能。

  在信息中心的大屏上,动态数据实时映射着市场运行状态:从农产品产地信息、物流轨迹到商户交易记录,均通过数字化平台无缝衔接。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一网统管”模式不仅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更通过数据互通为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消费者构建了更安心的采购环境。

  数据驱动交易:打造高效协同的流通生态

  在数字化转型中,顺鑫石门市场通过构建智能交易平台,重塑了传统农批市场的交易逻辑。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商户可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获取全国行情波动、供需变化等关键信息,并依据平台分析结果优化采购与销售策略。对于采购商而言,平台提供的品类库存、质量评级、价格走势等数据,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创新性地将期货交易与现货流通深度融合,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市场需求趋势,帮助商户合理规划库存、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这种“数据+交易”的协同模式,既强化了市场对区域农产品定价的影响力,也为商户经营提供了更科学的决策支持。

  智能化服务升级: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

  在调研现场,信息中心展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引发热议。通过整合物流调度、库存管理、信用评价等功能,市场为商户打造了集约化服务平台:车辆入场可智能匹配装卸区域,库存积压自动触发预警提示,商户信用等级则与融资额度、保险费用等深度挂钩。这种“数据赋能”的生态体系,既规范了市场秩序,也激发了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数字化升级带来了更优质的体验。扫描产品溯源二维码,即可查看农产品检测报告、流通路径等详细信息;通过线上平台预订生鲜产品,可实现精准配送与售后跟踪。市场负责人表示,数字化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让数据多跑腿,让商户和消费者少跑路”。

  跨区域协同: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大市场”格局

  座谈会上,朝阳区与顺义区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数字化协同展开深度交流。当前,顺鑫石门市场的数据中台已实现与区域监管系统的对接,初步构建了风险共防、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齐林枫副局长提出,朝阳区将借鉴这一经验,推动辖区农批市场接入统一数据平台,并探索跨区域应急保供、价格监测等协同场景,以数字化手段提升首都农产品供应链韧性。

  未来,随着数据标准的统一与互联互通机制的完善,农产品流通有望突破地域限制,形成“一盘棋”管理格局。例如,当某区域出现突发性需求时,平台可快速匹配周边市场库存;当检测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时,预警信息可实时推送至关联市场,实现风险防控的“秒级响应”。

  顺鑫石门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证明,智慧农批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数据要素重构流通生态的系统工程。从信息孤岛到全域联通,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这场变革正推动传统农批市场向现代化供应链枢纽蜕变。对于朝阳区而言,此次调研既是对标先进的契机,更是吹响了全域农批市场数字化升级的号角——在“互联网+农业”的浪潮中,唯有拥抱数字化,方能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