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过模拟章鱼肌肤研制出新型伪装肌肤
章鱼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伪装者之一,而近日美国科学团推就通过模拟章鱼皮肤研制出新型的伪装皮肤。
美国一个科研团队模仿章鱼皮肤,开发出一款可以逃过红外相机监测的“动态伪装皮肤”,有望用于军事伪装及一系列需要动态调控红外辐射的应用。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论文通讯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阿龙·格洛杰茨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乌贼、章鱼等头足纲动物能通过皮肤特定细胞在可见光波段调控反射率,实时改变身体颜色和图案,从而实现融入环境的动态伪装。受此启发,他们开发出了能在红外波段下实时“隐身”的人造薄膜材料。
红外光是指波长介于760纳米到1毫米之间的不可见电磁波,人体能感受到的热量就属于红外波段的一部分。红外相机能通过热量来发现物体,但物体反射率的变化会影响红外相机准确“捕捉”物体。
研究团队采用一种特制的柔性塑料电极和红外反射膜制成器件,并将厚度只有数百纳米的材料镀在器件上。通电或进行机械拉伸后,器件可实时控制对波长介于1.5微米到15微米间的红外光的反射率,从而使这一波段的“红外伪装”成为可能。
测试显示,通过改变对红外光的反射率,器件“看起来”温度改变了近2摄氏度,成功逃过红外相机的监测。
这一过程借鉴了章鱼皮肤表面细胞实时变色的工作原理,而好莱坞科幻电影《侏罗纪世界》中被植入树蛙基因的霸王龙可以逃避红外相机监测的情节也给研究人员带来启示。
据介绍,这种新型器件可在室温下工作,除用于军事伪装外,还有望用于一系列需要动态调控红外辐射的应用,比如可适应性调节的建筑表面或窗户、智能控温服饰、太空防辐射部件或生鲜食品的储藏包装等。